音乐校考陆续启动复试:初试报名总人数减少,热门专业难度不减,应用型跨学科专业成热门
浙江音乐学院校考初试,考生候场练习中
文 | 徐丽梅
近日,各大专业音乐院校校考初试已经结束,陆续启动复试环节。据了解,部分院校的初试报名总人数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,但专业考试难度不减,声乐等专业仍然热门、竞争激烈,一些应用型跨学科专业持续增温。
报名人数比去年明显下降
今年一些院校的校考专业招生人数整体上升,但相比去年,报名人数呈下降趋势,整体报录比也明显下降。
例如,中央音乐学院今年初试报名总人数1464人,计划招录总人数为339人;去年报名人数1620人,计划招录总人数为348人。其中,音乐表演、音乐教育、音乐学专业初试总体报录比下降明显,比如,钢琴专业,招生计划人数不变(18人),去年报名人数为162人,今年报名人数为133人;部分专业,如巴松、板胡、管子专业计划招生人数与初试人数相同;有的专业甚至出现报名人数低于招生人数的情况,比如提琴制作专业,计划招生8人,却只有6人报名。
中国音乐学院今年初试报名总人数5763人,去年初试报名总人数6453人,计划招生人数不变(285人),今年报录比为20.22:1,去年报录比为22.64:1。部分专业报名人数下降,音乐学理论下降明显,去年报名709人,今年报名379人,招生人数不变(25人),报录比为去年28:1,今年15:1。
浙江音乐学院去年初试报名总人数17036人,计划招生485人,报录比为35.13:1;今年报名总人数14252人,计划招生496人,报录比为28.73:1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,有很多因素,比如,总的出生人数减少、相应的艺考生总体数量减少,文化课分数线提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。此外,今年通过初试的考生比例提高了,也说明生源质量提高了。
声乐专业竞争仍然激烈
总体报名人数减少,并不意味着各专业的考试难度、录取难度降低,比如,美声、民族声乐、流行演唱等专业仍然比较热门,报名人数与录取比例悬殊。
哈尔滨音乐学院美声唱法专业报录比为120:1,通俗唱法报录比为100:1,可谓百里挑一;民族声乐报录比为60:1。浙江音乐学院美声专业报录比接近81:1,民族声乐报录比40:1,流行演唱报录比接近50:1。西安音乐学院美声专业报录比为50:1,流行演唱专业达到70:1。中国音乐学院美声专业去年报名人数1064人,今年报名人数1270人,报名人数不降反增,而计划招生人数不变(25人),报录比超过50:1;民族声乐去年报名初试人数574人,今年报名人数636人,计划招生人数不变(25人),报录比为25:1。天津音乐学院美声专业报录比为50:1,民族声乐报录比为23:1。上海音乐学院美声、民族声乐报录比均超过19:1。
此外,部分院校的器乐专业及音乐教育专业也同样竞争激烈。比如,浙江音乐学院古筝、竹笛、爵士鼓专业报录比超过20:1,音乐学(师范)报录比为38:1。哈尔滨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报录比为25:1。天津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报录比接近39:1,音乐教育声乐主项报录比为22:1。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报录比接近18:1。
应用型跨学科专业持续增温
近两年,相比传统的器乐、声乐专业,一些应用型跨学科专业因为就业前景较好,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持续增加。
例如,中央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作曲、电子音乐制作、电子录音、音乐治疗专业,报名人数均比去年增加。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编辑与制作、音乐治疗专业的报录比均超过8:1,在该校的校考专业报考人数中位于前三名。
上海音乐学院的多媒体艺术设计、音乐融媒体专业,报名人数464人,计划招生人数30人、10人,专业总报录比为11.6:1。
“跨学科专业对考生要求比较高,考生要具备音乐、美术等多方面的能力。”上音数字媒体学院院长尤继怡介绍,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,通过素描、色彩两门造型基础科目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审美能力和基础造型能力。其中,创意设计则希望考生通过对主题的解读,体现出创新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;基础常识和面试均注重考查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,尤其是逻辑思维、语言表达以及临场应变能力。应用型跨学科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考生愿意尝试报考。
- THE END -
两会音乐家建言:支持文化艺术领域国际组织发展,推动新增博士硕士交叉学科学位授予机制……(二)
2024年音乐校考呈现新态势:部分校考专业招生人数增加,取消分省计划面向全国招生
Q:想投稿?A:发这里 yyzb1979@163.com
Q:想合作?A:请点击下拉菜单“广告合作”。